管带机散煤输送解决方案
近年,中国某露天工厂(专注于煤炭加工与中转)启动产能升级计划,需构建一条从煤炭储存区至加工车间的散料输送专线,核心输送物料为烟煤(含水率8%-12%,颗粒度0.5-10mm,含少量煤粉易扬尘)。彼时,该工厂采用的带式输送机存在如下问题:
露天环境下,传统敞口式带式输送机输送煤炭时,煤粉受风力影响逸散,粉尘排放量达35mg/m³,远超当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15mg/m³的限值,工厂周边多次收到居民投诉,且煤炭损耗率达6%(煤粉飘散与洒落);工厂升级后需实现400吨/小时的连续输送,但传统设备受露天温差(夏季高温40℃、冬季低温-10℃)影响,皮带易打滑、托辊密封性失效,实际效率仅320吨/小时,无法满足生产负荷;输送路线全长1568米,需实现10米高度提升(从储存区低洼处至车间进料口),传统带式输送机需设置2个中转站点实现提升与转向,不仅增加30%设备投入,还因中转环节导致煤炭二次扬尘与损耗;原有设备未针对露天环境优化,雨季雨水渗入托辊导致锈蚀(平均3个月需更换一批托辊),冬季低温使皮带硬化开裂,年均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瑞重工组建“露天煤炭项目专项组”,结合工厂现场勘测数据(露天地形、气象记录、煤炭特性),经过多轮方案迭代,最终确定“核心管状带式输送机+配套辅助设备+露天专用零部件”的全链条方案,充分发挥管状带式输送机“密封、长距离、重载提升”的优势,精准匹配项目参数与露天场景需求。
项目概况
项目核心需求
该露天工厂的需求围绕“参数精准、场景适配、合规可靠”三大维度,完全贴合露天煤炭输送的行业特点:在参数上,明确要求输送设备处理能力≥400吨/小时,输送长度1568米,提升高度10米,核心设备选用管状带式输送机(属带式输送机范畴),管径350mm(适配煤炭颗粒度,避免堵塞);在场景适配中,设备需耐受露天环境的高温、低温、雨水侵袭,且能适应10米提升高度的重载输送;在合规与运维上,粉尘排放量≤10mg/m³,设备核心部件(托辊、滚筒)使用寿命≥30000小时,同时提供操作培训与2年质保,确保工厂运维团队可独立操作。
项目核心目标
基于需求,结合露天工厂的生产与环保要求,项目设定四大目标:
- 环保达标:管状带式输送机系统粉尘排放量控制在8mg/m³以内,煤炭损耗率降至1%以下;
- 效率匹配:实现400吨/小时连续无中转输送,满足工厂产能升级需求;
- 露天耐用:设备在-10℃~40℃、雨水环境下年故障率≤1.5%,核心部件寿命超50000小时;
- 降低成本:相比传统带式输送机+中转站点方案,降低设备初期投入20%,后期年均维护成本降低35%。
项目方案设备
核心设备
针对400吨/小时产能、350mm管径、1568米带长与10米提升高度,中瑞重工定制生产1套管状带式输送机,其设计严格遵循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技术标准,同时针对露天环境做出改动:
- 密封与环保设计:整体采用“六边形托辊组”结构,将1200mm宽的ST1250型管状带(客户指定型号,拉伸强度≥1250N/mm,耐磨性能优异)折叠成350mm管径的管状,皮带重叠量达120mm(超国标10%),实现煤炭全密封输送;在输送机头部与尾部加装橡胶密封裙边,配合卸料端的无动力除尘溜筒,有效拦截煤粉逸散,最终粉尘排放量控制在7.5mg/m³,远低于合规要求;同时,管状结构避免雨水直接接触煤炭,解决露天雨季煤炭结块问题,煤炭损耗率降至0.8%。
- 动力与提升适配:针对10米提升高度与1568米长距离重载需求,采用“头部双驱动”设计,配备2台250kW变频电机(总功率500kW,防护等级IP55),配合硬齿面减速器(传动效率≥96%),可根据煤炭输送量实时调整转速,避免过载;皮带张力控制系统采用液压张紧装置,自动补偿皮带伸长量(露天温差导致的皮带热胀冷缩),确保提升段皮带不打滑,满足10米高度的稳定输送;带速设定为2.8m/s,通过PLC联动喂料系统调节给料量,确保400吨/小时的连续输送效率。
- 露天耐用性优化:托辊选用中瑞自主生产的“露天专用HDPE托辊”,表面光滑耐磨,耐温范围-20℃~60℃,72小时浸泡测试进水≤95g(优于中瑞标准100g),防止雨水锈蚀;滚筒采用40Cr锻造材质(直径159mm),表面进行热喷涂耐磨处理,抗磨损性能提升50%,使用寿命超50000小时;输送机机架采用热镀锌工艺,防锈等级达GB/T 13912-2002中的Zn12级,适应露天潮湿环境。
配套设备
为确保煤炭从储存区到加工车间的无缝衔接,方案同步配套2类核心辅助设备,均由中瑞重工自主研发且符合技术规范,同时针对露天场景优化:
- 1台ZR120D型料斗给料机:安装于管状带式输送机进料端,与煤炭储存区的卸料坑衔接,料斗容量6m³(比标准款大20%,适配露天间歇性卸煤节奏),采用变频调速电机(功率18.5kW),可根据输送机运行状态实时调整给料量,避免煤炭堆积堵塞;料斗内壁铺设12mm厚的耐磨陶瓷衬板,应对煤炭磨损,同时加装防雨棚(采用彩钢板材质),防止雨水进入料斗导致煤炭结块。
- 全套清洁与防护系统:配备2套PU材质清洁刮刀(头部1套、尾部1套),刮刀与管状带贴合度≥95%,有效清除皮带表面残留的煤粉,避免物料粘连导致的皮带跑偏;在输送机顶部加装可拆卸式防雨罩(透明PC材质),既便于露天巡检,又能遮挡雨水与暴晒,延长皮带使用寿命;同时配备皮带跑偏开关,偏差超5mm时自动报警停机,确保露天无人值守时的运行安全。
核心零部件
所有零部件均由中瑞重工独立生产,性能优于国标与行业标准,确保露天环境下的长期稳定运行:
- 托辊与滚筒:除前述露天专用HDPE托辊外,关键部位托辊选用静音托辊(直径133mm),径向跳动≤0.4mm(优于国标0.5mm),旋转阻力≤2N(优于国标3N),减少电机能耗;滚筒经过CNC四辊卷圆加工(椭圆度<1.5mm),焊接后进行超声波探伤与回火去应力处理,确保无内部裂纹,适应露天重载输送。
- 其他辅助部件:采用无动力除尘溜筒,通过气流缓冲设计进一步降低卸料粉尘;皮带选用的ST1250管状带添加抗紫外线老化剂,避免露天暴晒导致的皮带脆化;所有电气元件均选用防爆型(符合GB 3836.1-2010),适应露天煤炭粉尘环境,降低安全风险。
项目实施
在前期勘测阶段,中瑞重工派遣5人技术团队赴露天工厂,耗时12天完成全站仪测绘1568米输送路线的三维地形数据,精准标记提升段坡度(10米高度对应平均坡度0.64%)与露天作业区域的排水情况,优化输送机机架安装高度(避开雨季积水区);采集煤炭样本在公司实验室进行流动性、磨损性测试,确定托辊间距与皮带张力参数;结合当地气象数据(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雨季降水集中期),制定设备露天防护的专项方案(如防雨罩安装位置、电机散热优化)。
生产制造阶段,所有设备与零部件均在中瑞重工河北工厂生产,全程纳入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滚筒需通过24小时静载测试(加载1.2倍额定负荷无变形);托辊需经过1000小时空载试运行,验证密封性与旋转阻力;ST1250管状带需进行拉伸与耐磨测试,合格后方可出厂。同年,露天工厂派代表赴工厂验收,所有参数均满足合同要求,尤其露天耐用性测试(高低温循环测试、淋雨测试)结果优异。
安装调试阶段,中瑞重工派遣8人安装团队赴现场,针对露天施工特点采用“模块化拼接+防雨施工”模式:管状带式输送机主体分为10段(每段约150-160米),提前在工厂预组装,现场仅需螺栓连接与皮带硫化,安装周期仅32天(行业平均周期45天);安装过程中避开雨季,遇雨天时采用临时防雨棚覆盖设备部件,防止雨水锈蚀;调试时进行72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模拟露天工厂的实际工况(白天高温、夜间低温),优化PLC程序参数,确保输送机输送效率稳定在405吨/小时,超出400吨/小时的需求;同时解决安装中发现的“提升段托辊间距偏差”问题,现场调整托辊位置,确保皮带运行无跑偏。
运维培训阶段,中瑞重工为工厂4名运维人员提供为期15天的专项培训,内容涵盖露天设备的日常检查(托辊旋转状态、防雨罩密封性、电机温度)、常见故障处理(皮带打滑、托辊卡死)与定期维护(托辊润滑周期、皮带张力调整),并提供详细操作手册;针对露天环境的特殊维护需求,特别培训“雨季设备排水检查”“冬季皮带预热操作”等技能,确保培训后运维团队可独立完成设备操作与基础维护。
项目成效
该项目自正式投产以来,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各项指标均超预期,为露天工厂解决了煤炭输送的核心痛点,创造显著经济与环保价值:
在环保与合规方面,管状带式输送机全密封设计使厂区粉尘排放量从35mg/m³降至7.5mg/m³,远超国家与地方标准,工厂自此未再收到粉尘投诉,也避免了环保处罚风险;煤炭损耗率从6%降至0.8%,按年输送量280万吨(工厂实际产能)计算,每年减少损耗2.02万吨,按煤炭市场价测算,年减少物料损失成本显著;同时,无中转设计减少2个站点的土地占用,露天工厂的场地利用率提升25%。
在效率与产能方面,管状带式输送机实现1568米无中转连续输送,实际效率稳定在405吨/小时,满足工厂产能升级需求,相比传统带式输送机+中转站点方案,输送周期从5小时缩短至3.7小时,每年减少因输送不足导致的生产停机时间约40小时,间接创造产能价值超300万元(按工厂煤炭加工利润测算);10米提升段的稳定运行,彻底消除中转环节的二次扬尘与损耗,输送流程更顺畅。
在可靠性与露天耐用性方面,设备稳定运行多年,核心部件(托辊、滚筒)未进行大规模更换,仅需定期更换皮带与刮刀,年均维护成本比传统设备降低40%;设备在-10℃~40℃的露天环境下,年故障率仅1.2%(远低于1.5%的目标),未因高温、低温或雨水导致重大故障;露天工厂进行产能二次升级时,该管状带式输送机通过简单的驱动单元功率微调(从500kW增至550kW),即可满足450吨/小时的新需求,体现设备的扩展性与耐用性。
该露天工厂项目负责人在设备巡检时表示:“中瑞重工的管状带式输送机不仅解决了我们当年的环保与效率难题,更能在露天环境下稳定运行多年,这比我们之前使用的设备更耐用。后续工厂扩建,我们仍会优先选择中瑞的方案。”
中瑞重工优势
- 定制化更强:国际品牌多提供标准化管状带式输送机产品,针对露天高温、低温、雨水等特殊需求,需6个月以上的设计周期;而中瑞重工依托自主研发团队,仅2个月就完成设备的露天优化设计,如HDPE托辊、热镀锌机架、防雨罩等专属配置,更贴合露天场景的实际需求。
- 自主零部件研发:中瑞重工独立生产托辊、滚筒、皮带等核心零部件,可根据项目需求调整参数(如露天托辊的密封性、滚筒的耐磨性),且质量符合ISO 9001与CEMA标准,相比依赖外部采购的品牌,零部件适配性更优、质量更稳定,这也是设备能长期露天运行的关键。
- 全程服务支持:中瑞重工具备ISO 9001、ISO 14001及CE、EAC等国际认证,设备可满足全球不同地区的合规要求,适配目标客户“海内外兼顾”的需求;同时提供从前期勘测到终身运维的全流程服务,海外客户可依托中瑞的全球备件仓与多语言技术支持,解决露天设备的运维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