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重工ZRLD-TU1800履带式2车道卡车卸车机以“1800mm宽皮带+600-1800tph高处理量”为核心突破,精准适配港口、矿业对大型卡车的重负荷卸车需求。设备在重型底盘稳定性、高流量物料传输、大型卡车适配性上实现专项优化,已通过CE/EAC/KCS三重国际认证,是全球客户处理煤炭、矿石等重质散料的核心装备。

设备构成及优势
中瑞重工ZRLD-TU1800移动卡车卸车机的性能设计,围绕客户“大型卡车卸车、高流量转运、重负荷连续作业”的核心需求,每一项参数均经过重质散料工况实测,确保在高强度作业中保持稳定:
- 600-1800tph高处理量:设备处理量范围突破传统卸车机上限,最低600tph适配矿业日常重负荷转运,最高1800tph可应对港口散货集中到港的峰值需求。通过西门子PLC变频控制系统,可实时根据卡车到港密度、物料类型调整处理量——如面对100吨级自卸卡车集中卸矿时,可一键切换至1800tph满负荷模式,每小时完成18辆卡车的卸车作业;日常低峰期则降至600tph,降低能耗的同时减少设备空载损耗,兼顾效率与经济性。
- 承载重质散料高流量传输:皮带宽度升级至1800mm,采用“双层聚酯帆布芯+30mm加厚耐磨橡胶”复合结构,横向抗拉强度达2500N/mm,可承受矿石、煤炭等重质物料的长期冲击(最大冲击压力≤20kN)。皮带表面采用菱形防滑纹路,避免重质物料在传输中滑落,物料传输稳定性比普通皮带提升40%。同时,皮带驱动系统升级为双SEW/FLENDER齿轮电机(总功率90kW),启动扭矩比单电机设计提升50%,彻底解决高流量物料堆积导致的皮带卡顿问题。
- 重型履带底盘:针对设备自身重量(约65吨)及重负荷作业需求,采用重型履带底盘设计——履带宽度增至800mm,接地面积达12㎡,接地比压≤55kPa,可在矿业泥泞矿道、港口碎石堆场等复杂地形自由移动,无需提前铺设硬化路面。底盘框架采用40Cr锻钢材质,关键承重部位加厚至30mm,经过10万次重负荷碾压测试无变形,确保设备在24小时连续作业中保持结构稳定。
- 定制化适配大型卡车:料斗总宽度定制为6-8m,进料高度仅1.5m,完美适配市场主流的100吨级自卸卡车(如CAT 793F、VOLVO A60H),无需调整卡车卸料高度。料斗内置优化格栅结构,格栅间距可根据物料粒度定制(50-200mm可选),既能过滤大块杂质防止皮带卡阻,又能避免细料堵塞。同时,配备液压驱动坡道(坡度12.1%,即6.7deg),坡道表面铺设防滑钢板,大型卡车可平稳上下,避免雨天或重车碾压导致的坡道打滑问题。
结构特性
针对ZRLD-TU1800移动卡车卸车机的高处理量与重负荷特性,中瑞重工对设备结构进行专项强化,从底盘到传动系统均采用重型设计标准,确保设备在长期重负荷作业中降低故障率:
- 重型履带底盘的承重优化:底盘纵梁采用箱型结构设计,内部增设加强筋,承重能力比普通履带底盘提升60%;履带链轨采用高锰钢材质(Mn13),表面经淬火处理(硬度达HRC50-55),耐磨性提升3倍,使用寿命延长至8年以上。同时,底盘配备重型减震装置,可缓冲大型卡车卸料时的冲击震动,减少对皮带、托辊等部件的损伤,降低设备维护频率。
- 高流量皮带传动系统强化:皮带滚筒采用铸钢材质(材质ZG35CrMo),壁厚达25mm,静平衡精度达G4.0级,可承受1800tph物料传输时的径向压力(最大压力≤30kN);滚筒表面包裹菱形橡胶层(厚度15mm),增加与皮带的摩擦力,避免高流量物料传输时的皮带打滑。此外,皮带张紧系统采用液压自动张紧设计,可实时根据皮带负荷调整张紧力,防止皮带松弛导致的跑偏或物料撒漏。
- 重负荷作业稳定:中瑞ZRLD-TU1800移动卡车卸车机底部配备5组重型液压千斤顶(单组承重达30吨),呈“双列对称”分布,覆盖设备承重核心区域。作业时千斤顶可在40秒内同步升起,将设备稳定支撑于地面,履带完全脱离受力,避免2车道同时卸车(单车道承载50吨)时的机身倾斜。千斤顶配备压力传感器与过载保护装置,当某一支点负荷超限时自动报警,确保重负荷作业中的设备安全。
适用场景
大型矿业重质矿石转运
在大型露天矿、地下矿等矿业场景中,日常需处理 100 吨级自卸卡车运输的重质矿石(单块矿石重量可达 50kg),传统卸车机因处理量不足、耐磨性能差,常出现停机故障,难以满足矿业 24 小时连续生产需求。ZRLD-TU1800 的 1800mm 宽皮带与耐磨结构设计,可轻松承载重质矿石传输,1800tph 的满负荷模式能实现 “卡车 - 破碎机” 的无缝衔接 —— 通过 2 台设备协同作业,每日可处理 200 辆 100 吨级卡车的矿石卸车任务,卸车效率比传统设备提升 70%,设备月故障率控制在 1% 以内,为矿业连续生产提供稳定保障。
港口散货集中卸车
在散货专用港、综合枢纽港等港口场景中,散货船(如巴拿马型散货船,载重 6-8 万吨)到港后,需快速将煤炭、谷物等散料从卡车转运至堆场或装船机,若处理不及时易导致卡车排队拥堵,影响港口吞吐量。ZRLD-TU1800 的高处理量与履带式灵活性可完美适配这一场景:港口可根据散货到港量灵活调整处理量(600-1800tph),避免 “大马拉小车” 的能耗浪费;履带式设计能根据堆场位置随时调整作业区域,无需频繁移动卡车,减少港口场地占用。实际应用中,引入该设备后,散货卸车周期可缩短 40%,有效提升港口散货处理能力。
国际认证可靠保障
中瑞重工深知客户对重负荷设备“安全性、合规性、耐用性”的严苛要求,ZRLD-TU1800移动卡车卸车机从研发到出厂,全程遵循国际标准与重负荷设备专项检测,确保产品质量:
- 三重国际认证,畅行全球主流市场:设备已通过CE认证(欧盟机械安全指令)、EAC认证(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海关联盟认证)、KCS认证(韩国产业安全认证),所有电气部件(如施耐德断路器、西门子PLC)、液压部件(如派克液压阀)均符合对应认证标准,可直接进入欧洲、中亚、东亚、中东等市场,无需客户额外办理合规手续,缩短设备进口周期。
- 重负荷专项检测,覆盖全工况验证:中瑞重工质量检测中心针对ZRLD-TU1800增设“重负荷性能测试”项目,包括:1800tph满负荷连续72小时运行测试(模拟港口峰值作业)、50kg重质矿石冲击测试(模拟矿业工况)、-30℃~50℃极端温度适应性测试(覆盖不同气候区)。每台设备出厂前需完成上述测试,附带详细检测报告,确保设备在重负荷、极端环境下的稳定运行;同时,设备核心部件(如履带、皮带、液压千斤顶)均通过疲劳寿命测试,使用寿命承诺不低于5年。
- 高于国标的重型部件标准:设备配套的核心零部件均采用中瑞重工自主生产的重型级产品——例如托辊采用重型轴承(308型号),径向承载能力达25kN,比普通托辊提升50%;托辊跳动量控制在≤0.3mm(中国GB标准为≤0.5mm),确保高流量物料传输时的皮带稳定;清洁刮刀采用聚氨酯+金属复合材质,耐磨性提升2倍,可有效清除重质物料残留,减少皮带磨损。
客户专属服务
针对ZRLD-TU1800“重型、高负荷”的设备特性,中瑞重工建立专项服务体系,解决客户在设备安装、维护、备件等方面的痛点:
- 重型设备定制化方案:中瑞重工组建“重负荷设备专项工程师团队”(具备英语、俄语、西语能力),可根据客户的具体工况(如大型卡车型号、物料密度、作业温度)提供定制化服务——为高温矿区客户优化液压系统散热结构,为港口客户加宽料斗以适配当地120吨级特种卡车,确保设备与客户场景的完美适配。同时,提供“卸车机-带式输送机-堆料机”一体化解决方案,减少客户多供应商协调成本。
- 重型设备专项安装与调试:ZRLD-TU1800移动卡车卸车机的安装需专业重型设备工程师支持,中瑞可在72小时内响应客户需求,10-15个工作日内派遣具备5年以上重型卸车机安装经验的工程师赴现场(覆盖全球主要地区)。安装过程中,工程师会重点调试履带底盘承重平衡、皮带张紧力、液压支撑同步性等核心参数;调试完成后,为客户操作人员提供为期3天的专项培训,内容包括重负荷作业操作规范、应急故障处理(如皮带卡阻、液压系统过载),确保客户团队熟练掌握设备使用技能。
- 重型备件储备与维护保障:中瑞重工在全球设有重型备件仓库,储备ZRLD-TU1800的核心重型部件(如大型履带链轨、1800mm皮带、重型液压千斤顶、铸钢滚筒),客户可实现当地3-5天交货,避免因重型备件短缺导致的长期停机;质保期内,若设备核心部件(如履带、液压系统、皮带驱动电机)出现质量问题,中瑞免费提供备件与维修指导;质保期后,可签订“重负荷设备年度维护协议”,工程师每季度上门巡检设备承重结构、液压系统、皮带磨损情况,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至8年以上。
为何选择中瑞ZRLD-TU1800移动卡车卸车机?
面对国际品牌的竞争,中瑞重工ZRLD-TU1800履带式2车道卡车卸车机凭借“重负荷优势、高性价比、本地化服务”,成为客户的优选:
- 重负荷性能领先:相比同类2车道卸车机(最大处理量1500tph),ZRLD-TU1800移动卡车卸车机的1800tph处理量提升20%,且在1800tph满负荷运行时的物料撒漏率≤0.3%(国际品牌平均为1.5%),可减少客户物料浪费;设备重负荷故障率比同类品牌低15%,更适配客户对“连续作业、低故障”的需求。
- 性价比优势显著:在保持重负荷性能领先的前提下,ZRLD-TU1800移动卡车卸车机的采购成本低18%-22%,重型备件价格仅为国际品牌的50%-60%——例如1800mm耐磨皮带,中瑞价格比国际品牌低45%,可帮助客户大幅降低前期投入与后期维护成本。
- 服务响应更快:针对重负荷设备“维修难度大、备件需求急”的特点,中瑞重型备件仓库与专项工程师可实现“3天备件+72小时工程师到场”的快速响应,比国际品牌(平均7天备件+10天工程师到场)缩短50%以上,减少客户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