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你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使用 ZR120D 料斗给料机在矿山的级联输送方案

更新时间:2025-09-23 16:54:14 点击数:

在矿山散料转运中,常面临多重问题:露天矿存在陡坡、沟壑等复杂地形,单条输送路径难以覆盖采矿点至堆料场的全流程;地下矿或中小型矿山受空间限制,物料需多次中转却缺乏稳定衔接设备;同时,矿山普遍面临“高产能需求与低转运效率”的矛盾——若依赖单设备输送,易因处理量不足、输送距离有限导致物料堆积;若采用传统模式,还需应对运输成本高、环保合规难等问题。

具体来看,单台料斗给料机的处理量(常规机型多低于300TPH)与输送半径(通常≤15米)无法满足中大型矿山日均数千吨的物料转运需求,更难以适配多采矿面、多堆存点的分散式作业布局,仅靠单台设备易造成“前端采矿停滞、后端输送断供”的断层问题。而移动堆料机虽具备堆存功能,但其核心定位是“物料集中堆放”,缺乏连续、稳定的物料给料能力,无法衔接挖掘机、装载机等上料设备与带式输送机等输送设备,难以解决“采矿-输送”环节的源头衔接难题。卡车运输则存在更明显局限:不仅燃油与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且受矿山泥泞、陡坡地形影响,运输效率波动大(雨天通行效率可下降40%以上),同时重载卡车的尾气排放与粉尘污染,难以满足多数海外国家严格的环保法规,更无法实现24小时连续输送。因此,矿山采用 以ZR120D料斗给料机为核心的级联输送系统可以有效地适配复杂地形、衔接多设备、兼顾效率与合规性,解决大部分难题。

hopper feeder.webp


什么是料斗给料机的级联

料斗给料机的级联,本质是基于矿山散料输送需求,将多台料斗给料机作为核心动力单元,搭配带式输送机、中转料斗等辅助设备,按 “前序供料 - 后续转运” 的逻辑形成的协同输送系统。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多台设备的有序衔接,把单台料斗给料机 “覆盖范围有限、处理量单一” 的局限打破 —— 比如前一台料斗给料机接收矿山采矿点的物料,通过输送带将物料传递给下一台适配不同高度或距离的料斗给料机,再由后续设备将物料转运至堆料场或加工环节,形成 “接力式” 输送链路。

料斗给料机级联模式的核心目的,是适配矿山复杂地形(如陡坡、沟壑)、分散采矿点、大产能转运等需求,同时通过设备间的流量匹配、动力协同,确保物料从起点到终点的连续、稳定输送,避免单台设备因距离、高度、处理量不足导致的输送断层问题,为后续矿山级联输送方案的具体设计提供基础逻辑支撑。


ZR120D料斗给料机

ZR120D是中瑞重工履带式料斗给料机的旗舰型号,专为中大型矿山散料处理场景设计,为多设备协同运转提供稳定动力输出。

核心性能参数

ZR120D料斗给料机的性能指标充分考虑矿山级联输送的连续性与高效性要求:处理量可达 550TPH,能满足中大型矿山单条输送线的物料供给需求;输送带速度 2.5m/s,与后续带式输送机等设备的速度参数形成科学匹配,避免物料堆积或断供;设备长度可在 15-25 米范围内定制,配合 18 度固定倾角与 6.5-8.0 米堆料高度,可灵活融入不同落差的级联布局中。

在动力配置上,ZR120D料斗给料机采用37KW输送带功率与15KW底盘功率的双动力设计,支持柴油与电力双模式切换,即便在偏远无电的矿山区域,也能通过自带发电机组实现持续运转,解决级联输送系统的动力保障难题。

结构设计

针对矿山复杂工况,ZR120D料斗给料机在结构上进行多重专项设计:履带式底盘采用高强度碳钢车架与格构式结构,强度重量比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可轻松应对矿山高低不平、软硬不均的 地形环境,为级联输送的设备移动与定位提供稳定支撑。

设备配备的超低位接收料斗宽度可定制,能完美适配矿山常用的轮式装载机、挖掘机等上料设备,配合橡胶裙边密封设计与初级面部刮刀,可有效减少物料洒落与皮带粘连,降低级联输送过程中的物料损耗。折叠式输送臂设计则大幅缩减设备运输与存放空间,尤其适合矿山场地受限的级联布局需求。

核心部件品质保障

中瑞重工对ZR120D料斗给料机的核心部件实施严苛的品质管控,为级联输送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设备搭载的自主品牌托辊,其径向跳动≤0.4mm(优于国标 0.5mm 标准),轴向位移 < 0.4mm,在 250N 径向压力下旋转阻力仅≤2N,运行噪音控制在 40-45dB 之间,远超行业常规水平。滚筒采用 40Cr 优质钢材制造,直径适配输送带宽度需求,经 CNC 四辊卷圆加工与超声波探伤检测,配合应力消除回火处理,使用寿命可达 50000 小时以上。


料斗给料机矿山级联输送方案

方案初期规划

在方案设计初期,需完成三项核心技术研判:首先是地形勘测与路径规划,借鉴中瑞重工在长距离带式输送机项目中积累的复杂地形处理经验,针对矿山的陡坡、沟壑、岩层分布等特征,确定ZR120D料斗给料机与后续输送设备的布置间距与高度差;其次是物料特性分析,根据矿石的粒度、比重、湿度等参数,调整ZR120D的输送带倾角、速度及料斗防护配置;最后是产能匹配核算,以矿山日处理量为基准,确定ZR120D的运行参数与级联设备的数量配比。所有设计过程均遵循 CEMA、ISO 等国际标准,确保方案符合全球不同国家的技术规范与行业要求。

级联输送的系统布局设计

  1. 直线递进式布局:适用于地形相对平缓的露天矿山,以ZR120D料斗给料机为起点,依次衔接带式输送机伸缩堆料机,通过设备间的高度差实现物料自然流转,该布局可通过增加 ZR120D 数量实现多支线汇合输送。
  2. 转角适配式布局:针对矿山存在弯道或障碍物的场景,利用ZR120D履带底盘的灵活转向性能,配合中瑞重工管状带式输送机(最大转弯角度 110 度),实现物料的折线输送,解决传统设备转弯受限问题。
  3. 高低差跨越式布局:在山地矿山中,采用 "ZR120D + 爬坡带式输送机 + 中转料斗" 的组合模式,通过ZR120D的可调出料高度与输送机的陡坡设计,实现物料的垂直升降输送,减少土方工程用量。

布局设计中需同步考虑设备的维护空间与安全距离,所有 ZR120D 均预留双侧检修通道,保障后期运维便捷性。

设备协同的关键技术配置

ZR120D料斗给料机与级联设备的协同运转依赖三项关键技术:一是流量均衡控制技术,通过ZR120D搭载的 PLC 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料斗物料存量,自动调节输送带速度,确保进入下一级设备的物料流量稳定,避免过载或断流;二是联动启停系统,采用插头插座式电气连接技术,实现ZR120D与带式输送机、堆料机的顺序启停控制,减少设备冲击损耗;三是状态反馈机制,通过 HMI 触摸屏集中显示各设备的运行参数(如转速、温度、负载等),异常情况可触发联动停机,提升系统安全性。


方案特点

快速调试

ZR120D料斗给料机采用高度模块化设计,主体结构在出厂前完成预组装,现场仅需进行输送带连接、液压系统调试等简易工序。中瑞重工提供两种安装支持模式:对于具备基础安装能力的客户,提供详细的图文说明书与视频指导;对于复杂方案,派遣资深工程师赴现场督导,配合专用安装工具,可将单台设备的安装周期控制在 10-20 天内。

调试阶段采用 "分段测试 - 联动试运行" 的流程:先验证ZR120D料斗给料机的单机性能(如空载运行、负载测试、转向灵活性等),再进行级联系统的联动测试,重点调试流量匹配性与启停协调性,确保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智能运维

为降低矿山的运维难度,ZR120D料斗给料机级联系统配备完善的智能运维功能:设备搭载的振动传感器与温度监测模块,可实时捕捉托辊、滚筒等关键部件的运行状态,通过数据分析提前预警潜在故障;PLC 控制系统具备故障自诊断功能,可快速定位问题点并生成解决方案,通过远程通讯模块发送至客户终端。

中瑞重工建立了全球化的备件供应体系,常用部件(如托辊、刮刀、密封件等)保持充足库存,可通过就近仓储中心快速配送,配合 5 年核心部件质保服务,大幅降低设备停机风险。

环保合规

针对海外矿山严格的环保与安全法规,方案从设计阶段即融入合规性考量:ZR120D料斗给料机配备的聚氨酯(PU)清洁刮刀与防尘溜槽,可将物料残留率控制在极低水平,配合无动力除尘装置,有效减少粉尘外逸;设备运行噪音低于 45dB,符合多数国家的工业噪音标准。

安全防护方面,系统配置三重保障机制:皮带跑偏开关可及时纠正输送带偏移,液压绞车的自动锁止功能在断电或钢绳断裂时能瞬间锁定输送臂,双重机械限位装置进一步防止设备意外坠落。所有设备均通过 CE、EAC 等国际认证,完全满足不同国家的安全合规要求。

效益提升

ZR120D料斗给料机级联输送方案能为矿山客户创造三重核心价值: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减少卡车购置与燃油消耗,降低初期投资与运营成本,同时提升输送效率与物料回收率,缩短投资回报周期;在运营效益方面,智能控制系统与高品质部件减少了人工运维需求与停机时间,设备综合利用率提升至 90% 以上;在合规效益方面,环保与安全配置完全契合海外市场的法规要求,帮助客户规避合规风险,拓展运营空间。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2-2024 Zoomry Group Company Limited

微信

+86-13164016717

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