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6 16:55:51 点击数:
在全球矿山转型的当下,产能提升不再只依赖采矿设备的升级 —— 当露天矿、井下矿的开采能力突破千万吨级后,散料输送早已不是单一的物料转运,而是要面对 “连续 16 小时以上高负荷运转”“多工况(粉尘、高低温、复杂地形)适配”“物料零损耗与堆存效率平衡” 等核心挑战;一旦输送设备无法匹配这些需求,即便前端开采能力再强,也会陷入 “采得出、运不走、存不下” 的产能内耗。
中瑞重工ZR160SF伸缩堆料输送机,以 3500 吨 / 小时的运量满足大型矿山高负荷需求,既能减少物料撒落损耗,又能灵活适配不同堆存场景,让散料输送环节高效运转,直接保障矿山连续产能释放。
对于年产能超1500万吨的大型矿山而言,“3500TPH”并非单纯的数字指标,而是需要设备在连续16小时满负荷运行中,同时解决“物料分离、堆存容量、场地限制”三大痛点。ZR160SF通过精准的参数设计,实现了“高吞吐量”与“低损耗”的平衡,其核心参数及行业适配性如下:
参数类别 | 具体参数值 |
---|---|
额定运量 | 3500 TPH(针对密度1.6-2.8t/m³的矿石、煤炭、骨料等散料,可通过调整皮带速度适配不同物料密度) |
皮带规格 | 带宽1600mm,皮带速度2.5-3.0m/s,采用EP200型耐磨输送带(可选阻燃型,适配煤矿等防爆场景) |
堆料能力 | 径向旋转角度±110°(远超常规堆料机±70°的限制),伸缩行程20m,最大堆料高度20m,单台设备可覆盖堆料面积超430㎡(对比固定长度堆料机,堆存容量提升28%) |
动力配置 | 采用SEW/FLENDER(可选)齿轮电机,功率55kW,搭配500-650L油箱的电液动力包,确保高负荷下的动力稳定 |
硬岩矿山处理的铁矿、铜矿等物料硬度普遍达莫氏硬度5-7级,且多含尖锐棱角,在3500TPH的高运量下,物料下落时对托辊组的瞬时冲击载荷常超出常规设备承受范围——若使用普通钢制托辊,短则3-6个月就可能出现托辊径向变形、轴承卡死等故障,导致设备停机检修。
针对这一痛点,ZR160SF伸缩堆料输送机的托辊组采用“耐磨钢外层+HDPE高分子内层”的复合结构:外层耐磨钢可直接抵御物料棱角的刮擦磨损,内层HDPE材质则通过自身韧性缓冲冲击能量,配合整体锻造的托辊轴(抗拉强度≥800MPa),使单组冲击托辊的抗冲击强度达到50kN,相当于可承受5吨重物的瞬时撞击。
煤炭矿山的核心诉求集中在两点:一是避免输送过程中因摩擦产生静电或火花引发爆炸,二是减少煤炭破碎导致的热值损耗与粉尘污染。常规堆料机若使用普通输送带,既不符合煤矿防爆标准,又易因溜筒内壁与煤炭的硬性碰撞导致破碎率超3%,造成年损耗量可达千吨级(以3500TPH运量计算)。
ZR160SF伸缩堆料输送机输送带可选配符合欧盟ATEX、美国UL认证的防静电阻燃材质,其表面电阻≤10⁸Ω,可快速释放摩擦产生的静电,同时具备遇火自熄特性;溜筒内部则整体加装15mm厚的聚氨酯衬板,该材质摩擦系数仅0.15(远低于钢材的0.45),能引导煤炭沿衬板顺滑下落,避免物料与溜筒壁的剧烈撞击。最终实现煤炭破碎率控制在1.5%以内,既满足煤矿防爆安全要求,又每年为矿山减少超300吨的煤炭无效损耗。
骨料矿山存储的石灰石、花岗岩等物料多为块状(粒径常达300-500mm),堆存时易在堆料臂下方形成局部集中载荷——常规堆料机若采用实心钢结构堆料臂,虽能承受载荷,但自重过大(单臂重量常超20吨)会增加设备驱动系统的负荷,不仅能耗偏高,还可能因臂架下垂导致堆料精度偏差。
ZR160SF伸缩堆料输送机的堆料臂采用“格构式框架”设计,通过有限元分析优化框架节点布局,在保留关键承重结构的同时,去除冗余钢材:相比传统实心钢结构,堆料臂整体重量减轻15%(单臂重量降至17吨以内),但通过框架节点的应力分散设计,其抗弯强度反而提升20%(最大抗弯力矩达120kN·m)。既降低了设备运行时的动力能耗(较传统结构节电8%),又能稳定承载块状骨料的集中载荷,避免堆料臂因长期受力出现形变,确保堆料高度与范围的精度控制。
ZR160SF伸缩堆料输送机之所以能在3500TPH的高运量下保持稳定,核心在于中瑞重工在“物料输送效率、设备动作精度、安全冗余设计”三大领域的技术突破,直接解决了传统堆料机“运量不足、堆料不均、故障频发”的痛点。
针对伸缩堆料机在径向旋转(±110°)和20m伸缩行程中易出现的物料撒落问题,ZR160SF伸缩堆料输送机采用"高密度挡边输送带+多级导料槽"的组合密封方案。输送带两侧采用高度150mm的耐磨橡胶挡边,通过连续硫化工艺与基带一体成型,可承受物料的侧向冲击而不变形;配合头部导料槽的三级密封结构——入口段采用聚氨酯弹性板软接触、中段加装耐磨钢衬板、出口段设置可调式毛刷,形成从物料转接点到卸料端的全封闭通道。
托辊组设计上,采用加密布置的槽型托辊(间距≤1000mm)形成稳定支撑,确保输送带在满负荷状态下保持U型截面,配合自动调心托辊实时纠正皮带跑偏(跑偏量控制在50mm以内)。中瑞重工实验室实测数据显示,该系统在3000r/h的旋转速度下,静态密封率达99.7%,物料损耗率可控制在0.3%以内,远低于行业平均1.5%的水平。
矿山散料(尤其是混凝土骨料)的颗粒级配均匀性直接影响后续加工质量,传统堆料机因落料轨迹固定,易导致粗颗粒沉积底部、细粉漂浮表层的分层问题。ZR160SF伸缩堆料输送机的溜筒内部集成可调节分料挡板,通过HMI触摸屏可预设3种导流模式:针对30-50mm粗颗粒的"重力直落通道"、针对5-30mm中颗粒的"缓冲斜导板"、针对<5mm细粉的"涡流减速腔",实现不同粒径物料的差异化输送轨迹控制。
挡板采用高铬铸铁材质,表面经淬火处理(硬度≥HRC55),在与矿石长期接触中磨损量≤0.1mm/年。实际应用中,该设计可使堆料断面的级配偏差控制在±3%以内,大幅降低后续破碎筛分环节的返工率,特别适用于对物料均匀性要求严苛的混凝土骨料矿和冶金球团矿场景。
物料从堆料臂头部到料堆的下落高度,是影响破碎率的关键因素——传统设备固定落料点设计常导致5m以上的高空坠落,坚硬物料(如花岗岩)的破碎率可达8%以上。ZR160SF的堆料臂配备角度传感器与液压变幅系统,可根据实时堆料高度自动调整臂架仰角(范围-15°~+12°),将落料高度始终控制在3m以内。
通过建立"落料高度-破碎率"的动态关联模型:当检测到料堆高度上升1m时,堆料臂自动抬升5°,使下落高度保持稳定;针对硬度较高的矿石类物料,系统可进一步将落料高度限制在2m以内,配合溜筒底部的聚氨酯缓冲层,实现破碎率降低60%的优化效果(从3%降至1.2%以下)。这种自适应调节不仅减少物料无效损耗,还能避免细粉过多导致的扬尘问题,符合环保要求严格的矿山场景需求。
此外,设备的“预组装设计”大幅缩短现场安装周期——大部分部件在工厂完成预组装,仅需10-20天即可在矿山现场完成调试,对比其他国际品牌,可提前20天投产,为矿山创造额外产能。
设备交付时,中瑞重工会为客户本地团队提供 2-3 天的实操培训,内容涵盖 “日常巡检重点(如每日检查液压油位、每周清理溜筒残留物料)”“常见故障应急处理” 等,还会赠送定制化运维手册(含设备易损件清单、保养周期表),帮助本地团队建立自主运维能力,减少对远程支持的依赖。
国际品牌同类设备的质保期多为1-2年,中瑞重工提供“核心部件5年质保、整机2年质保”服务,自主生产的托辊寿命超50000小时,滚筒寿命超50000小时,均远超国标30000小时的要求。
Copyright © 2002-2024 Zoomry Group Company Limited